第二百六十七章:撒嬌挺有用(1 / 1)

“哥,你真好,那是免費送給我們的嗎?要錢我可沒有。”紀雨荷撒嬌道。“你們還小,還不會掙錢,我和大哥商量過了,幫你們倆出買房和裝修的錢。”紀曉舟回答得很乾脆。紀雨荷聽了,心花怒放,對她來講,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。兩個哥哥這麼慷慨,她掩飾不住臉上的喜悅,道:“哥,你們真是我的好哥哥!太好了!我也要有彆墅了!”“咱們是兄妹,應該的,何必這麼客氣。”紀曉舟和紀曉帆都是那種想把家庭往好裡帶的人,一家人都好,才是他們的奮鬥目標。如果對自己家裡人都不好了,光想著把彆人給帶好了,那不是傻子嗎?“哥,你看我現在房子也有了,以後再找個好工作,讀書好像也不是那麼重要了吧?我覺得自己就不是讀書的料,我不想上學了。”紀雨荷現在對讀書的畏難情緒越來越大,這一次寒假期末考,她也是隨便考一考,估計自己的分數在全年段要墊底的,所以先和哥哥吱一聲,以免成績出來了,被哥哥們罵。紀曉舟聽了,這次卻不再和顏悅色,把臉一沉,說:“好好讀書才是你本分該做的事情,現在彆七想八你想,大哥和我當年讀書都很不容易,家裡窮沒辦法,我們兄弟隻能早早出來支撐門戶。現在不一樣了,你和船兩個讀書不愁錢了,怎麼不好好讀書呢?這學期你出了些事情,成績要是考得差或者功課跟不上,我能夠理解,但是你要努力追還來得及。實在不行啊,就讓你大嫂給你補補課,或者我去外麵請補課的老師來幫你講講,哪門功課弱就補哪門。我聽說你大嫂總結了一套學習方法,曉船用了之後收效很好,要不你去找小船問問,他肯定樂意教給你,都是自己人,也沒有什麼好藏私的。”紀曉舟一番話,將紀雨荷想要辯駁的要點都堵住了,紀雨荷聚沒了招,隻好委屈巴巴地說:“你和大哥二哥多聰明,可是我真的不是讀書的料。”“哼,你不是讀書的料?那你當時怎麼考上一中的?你也是靠自己本事考上的,還有多少人考不上!”紀曉舟火了,什麼都能慣著,不想讀書這可不行。“哥,你說讀書有什麼意義,讀書不就是為了找個好工作,賺大錢嗎?你和大哥都沒讀書,現在不也都賺到大錢了嗎?在我看來,不讀書不代表死路一條。等我畢業了,我就去媽廠裡上班,幫她打打下手,不也是一條路嗎?”紀雨荷索性把自己的想法攤開來和哥哥說。她在社會上混了一圈,被花花世界的光怪陸離吸引之後,枯燥的課堂已經容不下她躁動的心了。“你倒是把自己的前程規劃得好好的!”紀曉舟聽她說得振振有詞,自以為有道理,不由得氣樂了,“媽現在的工廠招的都是大學生,像你這樣農不農,秀不秀的,在廠裡能乾什麼?洗罐頭瓶嗎?” “為什麼要我洗罐頭瓶?我媽是廠長,我給她做秘書不可以嗎?”紀雨荷嘟囔道,反正隻要不讓她讀書,乾什麼都可以。她相信,真的去了罐頭廠上班,媽肯定也舍不得她去洗罐頭瓶,跟在媽身邊做個秘書,多美。而且廠裡的人知道她是廠長的千金,不得恭恭敬敬、服服帖帖呀?紀雨荷想得美滋滋的,她的小算盤哪裡能逃得過紀曉舟的法眼。“彆幻想了,你必須考試讀書,至少上個中專,不然沒門。”“二哥,你這樣也太不講人情了吧?”紀雨荷試圖說服二哥。紀曉舟發狠道:“你和曉船城裡的房子,本來想一並裝修好了給你們住,但現在看來,把什麼都做得好好的,讓你們不勞而獲,那才是害了你們。我決定了,你們誰考上大學,我才給誰裝修房子,考不上的就自己賺錢裝修吧!”“二哥,你太過份了!”紀雨荷氣得手在桌上拍了一下,說,“我不跟你好了!”然後起身就氣呼呼地走了。花想容正好洗澡出來,看到紀雨荷離去的背影,便隨口道:“雨荷這麼晚還不睡?找你聊什麼了?”“唉,這孩子好的不學,壞的學,就想著不讀書的事情。”紀曉舟無語地把剛才發生的事情和花想容說了一下。花想容點頭說:“你做的對,態度必須拿得正,讓她踏踏實實地生活。真要給她創造太好的環境,她不思進取也罷了,就怕連守業都難。以雨荷這種浮誇的個性,去了罐頭廠,肯定會拿著身份人五人六的,時間一長,沒準還滋生出腐敗等等不利於工廠管理的事情,損壞婆婆的形象。不進廠的話,現在就把她放到社會上,就更彆想了,婆婆多少疼她,要是到社會上和壞人拉幫結派,自己受傷害不說,連累大家也跟著受罪。”有了前世的經驗,花想容知道紀雨荷為了自己的虛榮,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來的,上輩子她就這樣害了一大家人。所以她也讚成紀曉舟的說法,讓她在學校裡繼續學習,至少“關”到心智再成熟一些再說。“我覺得她現在厭學情緒嚴重,就怕她在學習裡混日子。”紀曉舟歎了口氣。“實在不行,等她高中畢業以後,送她到國外去留學吧。”花想容歎了口氣道。紀曉舟一聽,覺得到國外離學好像離自己家人挺遠的事,現在被花想容一提,好象又離自己很近。留學需要一大筆錢,還需要優秀的學習成績,這是紀曉舟過去的觀點。因為在大學裡,他的確看到出國留洋的都是成績優異的學長,據說到了國外,都過上了人人向往的向幸福生活,有房有車,無憂無慮。這時國門封閉,能出國對普通人來講是難以想象的,大部分群眾沒有那個經濟能力,要出國,一般是大學裡爭取公派留學的名額。由於信息閉塞,所以國外的一切生活全都是靠著自己的想象,再加上出國的人回來講的都是國外的好,不會講自己在外麵混得多差,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隻要能出國就是上了天堂的想法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