興許會成功呢? 先試著看看吧,反正唐家姑姑自己是不會為了結婚而結婚,一個人最起碼生命也有七八十年吧,她才是三十八,還有好幾十年的活頭,至於為了組建家庭就把自己隨隨便便扔給一個男人? 總要看看清楚這個男人是不是真的值得自己去相守吧。 z國女人就是太隨便了,不是行為上的隨便,而是傳統思想上的隨便。 太隨便就把自己的一輩子交給一個男人,太隨便就聽從家人親戚的安排,太隨便就私定終身…… 新時代已經這麼多年,可女人的思想卻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放。 唐驚濤看著章斌,有些許敵意。 章斌麵色尷尬再起,頓了頓,隻道: “我想,感情是不分年齡的,我會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我是真愛你姑姑。” 唐驚濤看著章斌,覺得章斌這話有些滑稽。 “你拿什麼說愛我姑姑?難道你想把我姑姑娶回去住難民安置棚?” 唐驚濤大概是受了自己親叔叔的刺激,這話說起來很不客氣。 唐家人都怎麼了,叔叔喜歡上了比自己小十六的少女,姑姑也喜歡上了個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學生。是他的觀念不正常,還是整個世界都瘋了? “我會做出成績來,總有一天……” “等你的‘總有一天’到的時候,我姑姑都已經老了。你這樣的年輕學生就不要為了能順利出國而耽誤我姑姑的婚事,她沒有時間來耽誤。” 唐驚濤就像訓話的長輩一樣,不怪他接受不了,連連受刺激,能淡定了才怪。 章斌看著唐驚濤,一時語塞。 唐家姑姑這時候推開門,靠在門口看著外麵劍拔弩張的兩個年輕人,看了眼章斌,再看唐驚濤: “你這咄咄bi人的樣子像極了你三叔,章斌沒能力,難道你現在有?驚濤,你除了投生在唐家外,你跟同齡人相比並沒有優勢。我倒是想問問你了,你有什麼本事能給那小丫頭片子幸福?你能保證將來你會出人頭地?訓斥彆人的同時先看看自己,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並沒有比被我訓斥指責的人做得更好,” 唐驚濤看著唐家姑姑,被姑姑一通說得,灰頭土臉的走了。 直接走進了電梯,電梯門快合上時又摁開,等著後麵的兩人。 他確實不大對勁,受了刺激,情緒不穩定。 辛依在醫院吧,馬上要見到她,他需要趕緊冷靜,他是被火氣衝昏了頭了,怎麼就忽然頭腦發脹刺兒了章斌呢? 他現在是應該哄著他姑姑高興才對,怎麼就混賬到把唯一願意幫自己的人得罪了。 唐家姑姑和章斌一前一後進了電梯,唐驚濤這才按了負一樓。 “對不起,姑姑,我剛才情緒激動了些。”唐驚濤先道歉了,現實麵前,他不得不低頭。 唐家姑姑看向唐驚濤,微微皺眉。 “驚濤,你是唐家的男人,說話做事要有分寸,沒大沒小不分輕重,隻知道兒女情長,哪有一點男人的擔當……” “晉媛。”章斌拉了下唐家姑姑,這話說得重了些。 在章斌看來,富家公子能有唐驚濤這樣知書達理的很少了。 京城那些富二代,哪個不是開著跑車大肆張揚?囂張紈絝,專橫霸道,唐驚濤與那些不成器的富家子相比好太多了。章斌對唐驚濤,其實是讚賞的,因為唐驚濤的學業確實很優秀。 就是有些……怎麼說,太理想化。 可能也是家裡保護得太好的原因,這樣的男生,看似懂得很多,卻如同古代將門的男丁一樣,紙上談兵有些不切實際。 唐驚濤無疑是明事理的人,就是少了鍛煉。 不過,他還年輕,並不急這一點。因為他的家庭背景,社會對他會更寬容。 唐家姑姑看了眼章斌,道: “你以為我是因為你而教訓他?彆太自以為是,我說的事實,這些話,家裡人都不說,難道還等著外人來提醒?外人隻會把你捧著,讓人越來越看不清自己,總要自己親近的人挑開現實,醍醐灌頂。” “是,姑姑。”唐驚濤認真點頭。 說什麼,他聽著。 老師唐晉媛確實要比唐晉騰更嚴厲,唐晉媛的嚴厲是表達出來的,做得不對會提,做得好的自然也會給予認可。 但唐晉騰是不管做得好不好,他都不會給一句話,目標他會給定,做得怎麼樣,你自己衡量,要他多說一句,那還是免了吧。 三人去了醫院,上樓時候唐晉媛叮囑了句章斌: “多說多錯,打聲招呼就夠了,不用怎麼應付。” 她的這位弟弟,她多少還是了解的,像章斌這樣一無所成的學生,唐晉騰是看不上眼的,唐晉騰的觀念,若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跟他套近乎了,那他這麼多年做出的努力是為了什麼? 章斌點頭,唐三爺,他知道,財經雜誌上,幾乎每一期“騰飛”都榜上有名。而作為騰飛的老總唐家三爺,自然也擁有同樣受人敬仰的高度。 唐家姑姑三人過來的時候,不巧,那位爺摟著他那坨心尖尖兒上的肉睡下了,唐家姑姑是想走來著,明天再來也一樣。 可唐驚濤在從陸增那確認了辛依真的在這裡時,不肯走,來都來了,就不能先見一見嗎? 唐晉媛挺無奈,轉身坐在走廊的椅子上,不怎麼客氣的說了句: “有時候狗皮膏藥似地粘著,也未必有用……” 唐驚濤轉身看著他姑姑,有些近乎於賭氣的接話: “我不管,我要見她1 “隨你吧,不過你三叔受了傷,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你應該清楚。”唐晉媛警告出聲。 唐驚濤頓了頓,臉撇開,就站在門旁邊。 唐晉媛看著自家大侄子,很無奈,唐驚濤的xing子到底隨了誰? 一定是他母親大太太身上的毛病,小小年紀就感情感情的說,要不是自己侄子,唐晉媛是不會在唐驚濤身上下功夫的。 唐驚濤沒去美國之前,唐晉媛對這個侄子的認知僅限於孩子懂事。